beat365官方最新版
加入收藏 ENGLISH

首页

教学科研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研究生参加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线上系列学术讲座

发布:新闻中心    来源: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    发布时间:2022-11-14

为提升研究生的学术修养,激发学术意识,拓宽学术视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组织全体研究生参加了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主办,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承办,兰州交通大学文学院、甘肃政法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beat365官方最新版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协办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22届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系列学术讲座。

11月8日至10日,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研究生认真聆听了由陈歆耕教授主讲的“历史非虚构写作的困境与突破”、谢有顺教授主讲的“作为个体真理的文学”、杨庆祥教授主讲的“21世纪叙事文学写作的几个问题”、张燕教授主讲的“口述历史与学术研究——以邵氏电影大片厂制度为例”、周晓风教授主讲的“长篇小说《红岩》与中国当代国家文学的产生”、刘勇教授主讲的“今天为什么要读鲁迅”、罗振亚教授主讲的“破译新诗经典的对策”、贺绍俊教授主讲的“革命历史题材写作的难度和挑战”等8场线上学术讲座。

《文学报》主编陈歆耕先生从新闻与历史、历史与文学两种关系出发,以“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和“从广义说,一切文学无论虚构非虚构,都是历史文学(科幻除外)”两句引语,引出了对历史非虚构写作之困境和突破路径的阐释。

中山大学谢有顺教授提出,文学是讲述个体的真理的,伟大的作家往往不会对这个世界提供一些正确的思考,而是充满了对个体自我的怀疑。文学的价值不是建立同一性,而是不断地建立差异性和丰富性,一个作家的独立性正在于他有属于自己的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尺度,作品中孤独的“我”是最为珍贵的,“诗可以群”的通向他者,正是建立在有“自己”的基础上。

中国人民大学杨庆祥教授主要围绕着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发生的重要变化展开,描绘了21世纪中国叙事文学写作的新地图。

北京师范大学张燕教授通过介绍邵氏电影公司的发展史,讲述了对于邵氏电影的实地调研和口述史研究经历,以邵氏电影研究为例,讲解了“口述历史是什么”“口述历史做什么”的问题,阐明了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

重庆师范大学周晓风教授介绍了中国当代红色经典长篇小说《红岩》的形成史、接受史,阐述了中国当代国家文学的体制建构与认知体系,认为《红岩》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当代国家文学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理念。

北京师范大学刘勇教授提出,鲁迅不是“新青年”,其主要原因有:鲁迅登上文坛时已是38岁“高龄”;鲁迅一登上文坛即成为“高峰”;研究鲁迅不能以割裂的姿态进行,而应该完整系统地理解。

南开大学罗振亚教授介绍了新诗“读不懂”的原因,提出在解读新诗时,不应仅仅从审美标准出发,还要同时兼顾历史视角,才能得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结论。对于审美维度的经典评判,要破译新诗隐显适度的意象密码,品味新诗体现情绪律动的自由化语言,捕捉诗情智化的倾向。在解读新诗经典时,既要针对具体对象采取相应的解读策略;更要广泛而多向度的拓展研究方法和思路,贴近文本实质。

沈阳师范大学贺绍俊教授提出,革命历史题材写作的难度体现在文学制度在大力扶持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同时,必然对创作有严格的要求,以至于此类作品总难以进入世界文学的视野。贺绍俊教授提出,当代革命文学创作的特点主要有主题开掘上对暴力美学的反省,在当前的话语体系中,中国叙事不要局限在历史场景里,而要彰显核心价值体系中人类普遍认同的内涵。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线上系列学术讲座,汇聚了众多学术名家,学院研究生通过参加系列学术讲座,在了解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增进学术修养的同时,也开拓了学术眼界、提高了学术热情。


撰稿:刘  凡

审核:王贵禄

责编:周绪境

编辑:黄亚珠

编审:罗文研

上一条:教务处组织师生参加虚拟仿真智能设计与开发大赛专题培训
下一条:教师教育学院师生参加第四届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创新开放日活动

关闭